华盾信卫信息技术(浙江)有限公司

解决方案

解决方案

银行

浙江某商业银行数据安全防护实践


用户背景

某商业银行是浙江省内领先的区域性金融机构,总部位于宁波,服务范围覆盖全省11个地市,拥有超300家分支机构,专注为中小微企业、城乡居民提供普惠金融服务。银行核心业务系统承载日均超50万笔交易,涉及客户征信数据、供应链金融合同、电子支付凭证等高价值信息。随着“数字浙江”战略推进,银行业务线上化率突破85%,但数据跨部门、跨平台流动频繁,内部泄露风险陡增。


需求痛点

1、本地化业务数据管控盲区:信贷审批、政企合作等场景中,大量敏感数据通过微信、钉钉等本地化工具流转,传统DLP产品难以识别方言文本、区域性合同模板等非标内容。

2、员工误操作高频发生:近一年内因员工误发邮件、误传文件导致的数据泄露事件占比超60%,缺乏实时阻断与自动化溯源能力。

3、监管合规压力升级:需满足《浙江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》《数据安全法》属地化要求,但原防护系统无法自动适配省内金融数据分类分级标准。

4、终端外设管理薄弱:U盘、蓝牙等外设滥用导致客户信息外泄,曾发生支行员工违规导出客户名单至个人设备的重大安全事件。


解决方案:华盾信卫DLP精准防护体系

华盾信卫围绕“数据不出省、风险不外溢”目标,为该行打造“识别-管控-溯源”一体化防护架构:

1. 浙版敏感数据智能识别引擎:

l 内置浙江省小微企业征信字段、地方性政务合作数据标签等200+类区域性特征库,支持宁波方言语音转文字检测;

l 结合OCR技术,精准识别本地化合同中的手写签名、印章等非结构化敏感信息。

2. 全渠道实时阻断与溯源

l 在邮件、即时通讯工具部署轻量化探针,外发文件含敏感数据时触发“审批+自动脱敏”双机制,误操作拦截响应时间<0.5秒;

l 基于操作水印技术,对屏幕拍摄、打印行为全程留痕,泄露事件可追溯至具体终端与责任人。

3. 终端外设动态管控矩阵

l 办公终端强制启用“安全沙盒”模式,U盘接入仅允许读写加密隔离区文件;

l 蓝牙、AirDrop等无线传输通道默认关闭,业务必需场景需三级权限审批解锁。

4. 属地化合规自动化

l 对接浙江省金融数据分类分级平台,一键同步最新监管规则;

l 自动生成符合《浙江省公共数据开放与安全管理暂行办法》的月度审计报告,合规检查准备效率提升90%。


方案价值

华盾信卫DLP方案实施后,该行实现数据安全防护能力全面升级:

维度

核心成果

风险控制

上线首季度拦截员工误操作事件427起,外部攻击渗透尝试归零,数据泄露量同比下降92%;

运营效率

敏感数据识别准确率达99.3%,审核人力成本减少70%;

合规能力

100%满足省内数据出境安全评估要求,监管罚款风险消除;

业务体验

终端防护资源占用率<2%,业务系统响应延迟降低18%,客户投诉率下降35%;

行业影响力

获评2023年“浙江省金融科技创新示范案例”,成为省内中小银行数据安全建设标杆。

案例启示
该实践凸显华盾信卫DLP方案的三大差异化价值:

1、深度适配区域场景:从方言识别到地方性合同解析,破解区域性数据防护难题;

2、精准阻断零误伤:基于AI的行为预判机制,误报率仅为0.2%,保障业务流畅性;

3、监管共生模式:与地方监管平台数据互通,实现“政策-技术-执行”闭环管理。

华盾信卫以自主可控的技术底座,助力区域性银行筑牢数据安全屏障,为“数字浙江”建设注入金融护航力量。

华盾信卫信息技术(浙江)有限公司